有很久一段時間沒有打日記,很忙很累,就和讀Mphil時一樣。

這段期間很多東西都應該記下來,可惜要麼沒有時間,要麼沒有心情。

近日最值得記下的就是劉曉波得到Nobel Prize in Peace,希望這個奬可以另中國人不再做奴隸的民族。

近日常在想為什麼中國人(或者華人)不可以有民主,除了台灣有民主之外,香港、澳門、大陸,甚至星加坡都沒有民主。

我得出的結論是因為孔子文化。

孔子文化或理論為什麼與民主有所相左?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。首先,孔子文化是什麼?

孔子文化其實是部落文化的申延:統治者做的好,每人都各安其位。孔子在論語內其他的論述都是怎樣去達到這個境界,但就禮樂為什麼崩壞沒有全盤的分析。

《論語》中孔子沒有仔細的討論最重要亦是最少人想清楚的一個問題:為什麼人們都總是不去守周禮?

根據孔子的理論,在位的做的不好,因此人民有樣學樣了。先不論人性善惡,先論這個理論的可行性,在位的人為憑什麼得到權力?重心在於他們得到權力的方法並不是因為他們德行最好,被人們推舉出來,是世襲得來的,而他們的父母也不是德行比人好,而是打仗打羸了。要知道打仗是要做盡壞事,殺人不可手軟,德行?可以殺多少人?可以讓他邦投降嗎?當然之前禪讓是存在的,但禪讓是違反人性的,除非這是關係到社會(或部落)的存亡,個人私利才會讓路。明顯的,禪讓時代就是部落文明或由部落轉化為農耕時所必需的:人們需要一個好的領袖,不然整個部落就完蛋了。但一旦農耕文明大致成熟之後,食物收入大致安定,社會的存亡不再是大問題時,私利就萌芽了。孟子提倡在位者學習德行,問題是這個與在位者得到權力的方法不一致的,德行帶來的並不是權力,最多是更大的威信而已。另一個大問題是,有德的人也是人,在那個醫卜不分的時代命長極有限,這個有德的模範不但難得,也很難維持。

東周時中國已經由部落文化轉化到農耕文明,而農耕文明造就的就是更小的土地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。人多了,所佔的地方就多了,賢君聖王也不可以像部落時期一般的每日與子民見面了,當時也沒有發達的通訊,賢君聖王的模範作用也下降了。

當然,另一個方法是什麼?就是把土地分封,分小到成為更易管治的一小塊,然後找一個賢相出來就可以了(當然實際上是為安撫打仗中的功臣而作封地的)。現實有那麼簡單嗎?分封的效果就是直接的提升了地方勢力,然而地方官也因世襲之故,領地不會因缺德而被收回,私利也同時茁壯的成長,把封地當為自己的國家,當個土皇帝。

簡單一點說,在位者賢德感動國民是英雄崇拜的產物,除非英雄常在你附近或人民思想已被統一,否則這招是行不通的。

那麼民眾遇到不好的君主要做什麼?首先要做個賢相,之後就進諫君主。

就因為英雄之地位超然,神聖不可侵犯,人們做的只是勸諫及等君主變好。這不是恰恰是我們的惰性?希望英雄把(自己及)百姓拯救的心態嗎?換一個角度,這就是奴性。

用現代的說法就是獨裁者不好就去當官,慢慢的把整個政府扶正。換個角度就是要分享獨裁者的權力,形成寡頭政治。

當然,獨裁者也不是省油燈,私利永遠大於公利的原則之下,獨裁者必然要加強自己對國家的控制,因此對企圖分享權力的臣子逼害及削弱,由寡頭推向獨裁。

中國的歷史趨勢大家也懂一點,這個不用多說了。